水暖电气知识
电力软件|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从SCADA到EMS
作者:水暖之家  2016-03-26  浏览:160
水暖之家讯:cript>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从SCADA到EMS

王明俊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5)


DEVELOPMENTOFDISPATCHINGAUTOMATIONTECHNOLOGY
INCHINA—FROMSCADATOEMS

WANGMing-jun

(ChinaElectricPower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085,China)ABSTRACT:ThedevelopmentcoursefromSCADAtoEMSforpowersystemdispatchingautomationtechnologyinChinaispresentedandanalyzed,somerelevanttechniquedecisionmakingsaredescribed.Tosuitthedevelopmentsituationofpowersystemcontrol,i.e.,fromSCADAtoEMS,somesuggestionsonintegratingreal-timeinformationwiththe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ERP)forpowerindustryareputforward.
KEYWORDS:SCADA;EMS;IT;CIM;ERP
摘 要: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从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到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发展历程,对电力部门几次技术决策带来的成果进行了描述。最后,对自动化走向信息化进行了论述,并对将自动化的实时信息组入电力企业资源规划(ERP)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能量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公用信息模型;企业资源规划

1引言
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以及能量管理系统(EMS),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已众所周知。其中,SCADA除应用于电力部门外还广泛应用于石油、煤气、轨道交通等非电力部门;EMS随着电力经营体制的变革,传统上的在线运行监控和离线营销管理分离的局面,已不适应当代电力市场的需要,因此EMS正在走向信息化的能量信息系统(EIS),并逐步组入当代电力企业资源规划(ERP)。
我国电力部门是较先进入数字化和自动化,并为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的工业部门之一。本文将就其发展过程、技术特点及今后展望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2改革开放前的“自力更生”
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起步较早,大体经历了远动化、数字化和自动化3个阶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有接点遥信和频率式遥测远动装置,在东北、北京等地区进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试点,并在计算技术的影响下,由布线逻辑向数字化、软件化的方向发展。
1958年电力部主管部门作出了一次关于研发计算机的重要技术决策:支持当时的华北电力设计院派人参加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的调试和投运工作。此工作导致了电力部门161电子管计算机和167晶体管计算机两代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开发工作。随后骨干力量分流到电力部南北两个主要研究单位——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自院和电科院),促进电力部门较早地进入数字技术领域。
两代计算机的先后投运和推广应用,在设计、研制、科研和运行领域培养了大批计算技术应用人才,推动计算机和远动技术相结合,向自动化方向发展。1972年,广东省中调所和华北电力设计院合作,使广东省自制的108乙机与SF58有接点遥信和频率式遥测远动装置(零/满刻度为3/5周期)互连成功。这是我国最早实现计算机与远动结合的一个实例。
但,起步早并不一定就发展快。据前苏联所著的计算机史称,我国1959年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104机,当时位居亚洲第一。但是,由于当时我国走的是一条按部就班的由电子管、锗晶体管、硅晶体管、集成电路的路子,很快就被绕过电子管和晶体管、直接走向集成电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日本超过了。这也是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在改革开放前发展不快的一个原因。

3我国第一套SCADA系统的引进
改革开放前,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内的远动化和数字化是按远动和计算机两个专业各自发展的。二者结合组成一体化的SCADA系统,并取得“引进—消化—开发—创新”的快速发展,则是改革开放后的事。1978年电力部主管部门力排众议,作出了第二次技术决策:随1979年我国第一条500kV平武线输电工程引进我国第一套计算机与远动终端(RTU)一体化的SCADA系统。
随平武工程从瑞典ASEA公司引进的SINDAC-3SCADA系统,通过DS-801RTU对平武线一线三站实现了安全监控。经消化、开发、汉化并接入其他远动终端后,该系统扩充为整个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达15年以上。
SINDAC-3的引进,确立了计算机与远动相结合的SCADA理念。差不多与此同时,电力部通信调度局还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了用于通信调度的仅含主站的H80E系统。电科院和电自院分别参与了上述两项工程的引进和开发工作。
在“引进—消化—开发—创新”方针的指引下,部属南北两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先后开发了PDP-11/24、MicroVAXII、VAX-11/750、VAX4000等计算机与远动终端相结合的SCADA系统[1]。调度运行单位在管理体制上也逐渐将计算机和远动两个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

4自主版权的EMS
由SCADA发展到EMS,其广度和深度要求是不同的。广度方面,单纯的SCADA系统对远动终端(RTU)的数量并无要求,可多可少;但支持EMS的RTU的数量必须满足构建全网实时数据库的需要。深度方面,EMS除需实时数据库和SCADA功能的支持外,还必须装备各种智能型高级应用软件。这就带来了基于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的网络数据库和接入不同应用软件的应用编程接口问题。计算技术起步较早的电力部门,20世纪60年代就开发了电力系统潮流、短路、稳定等基本应用软件,并广泛投入离线使用。但如何与SCADA结合接入实时系统并直接控制发电过程,却是个新问题,这就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四大网EMS的引进工作。
和第一次SCADA的引进不同,这次EMS的引进是有选择地引进的。重点放在EMS的支撑平台和自动发电控制(AGC)上,EMS高级应用软件完全由国内开发。从英国西屋公司引进的WESDAC-32系统,使用了美国ESCA公司的HABITAT支撑平台和AGC软件。电力部两院参与引进,并各自分担两网的现场验收、系统汉化和RTU接入等任务。
四大网EMS投入运行不久,电力部通信调度局的H80E系统也随着通调局升为国家电力调度中心而由西门子的SPECTRUM分布式系统所取代。
第二次引进,在较高层面上实现了又一次“引进—消化—开发—创新”,导致20世纪90年代自主版权EMS支撑平台和应用软件的先后问世。电自院的SD-6000、OPEN-2000,电科院和东北电管局合作的CC-2000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1]。其中,CC-2000尤其值得一提[2]。四大网EMS投入运行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放式分布式系统和面向对象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和开放式分布式对立的是封闭的集中式系统。这种系统的好处是一机多用、节约资源投资,但存在第三方产品难于接入、不易扩展更新等缺点。四大网引进的WESDAC-32就有这样的弊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性价比日益提高,资源投资已不成问题,但要实现开放式和分布式,必须解决各种接口和通信协议的标准化问题。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开放式系统结构(OSA)的兴起,POSIX、SQL、OSF/Motif、TCP/IP等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用户界面和通信等有关的标准先后建立,为开放式分布式系统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同样,类似集成电路由组件、插件、部件发展到系统的面向对象软件技术,也存在需要较多资源支持和类库(class)/组件(component)的标准化问题。这也是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面向对象技术以来,为什么几起几落的一个原因。但是,即使到了资源问题业已解决的90年代中期,面向对象的标准化问题仍未见突破。
为改变由单一厂家提供EMS、第三方应用难于接入、系统更新扩充困难的局面,国外某些大学早就开始对面向对象技术应用于EMS应用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如DEMS(DistributedEMS)、IEMS(IntegratedEMS)等[3]。但支撑平台的开发由于投资和标准风险太大迟迟未行动。
在此时刻,电力部主管部门又一次作出重要决策:在支持开放式分布式系统开发的同时毅然支持CC-2000系统对面向对象技术进行探索和开发。敢于创新须与善于创新相结合,CC-2000的投资风险可通过自行开发来降低,但标准风险必须紧紧跟踪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和标准的制订进程,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技术偏离。
实践表明,CC-2000所采用的事件总线(eventbus)和匿名消息交换机制,与随后IEC61970参考模型中的集成总线(integrationbus)和“订阅/发布”信息的发布模式极为接近,这就为CC-2000今后高水平的版本更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历经4年后,CC-2000于1996年在东北电网投入运行,并在有关单位的合作下将来自电科院、电自院、清华大学、东北网调等开发的各种EMS高级应用软件接入系统,实现了国内全部自主版权、接入多方应用软件的EMS功能。

5公用信息模型(CIM)的行业标准
CC-2000接入多方应用软件,是在IEC61970控制中心应用编程接口(CCAPI)标准[4]发布前进行的。由于当时没有公认标准可循,缺乏共同语言,只能靠有关各方现场通力合作,奋斗数月方告完成。这充分地说明了建立应用编程接口(API)标准的必要性。
国际上的对象管理组织(OMG),长期致力于基于公用对象请求代理机制(CORBA)API标准的制定工作。但由于其面向各行各业,涉及面广,因而多年讨论未能定下来。控制中心应用编程接口(CCAPI)将API限定在控制中心(CC)之内。这原是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的一个代号为RP-3654的开发项目,后被认定为IEC61970EMS-APICIM国际标准的基础,并由此导致在OMG内产生一专门工作组UtilitySIG(SpecialInterestGroup)。
和程序(方法)与数据完全分开的面向应用不同,面向对象[1][2]下一页
水暖之家是专注于电气,电气工程,水暖,电气设备等装饰材料的各种新闻资讯和电气,电气工程,水暖,电气设备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与网络营销服务,敬请登陆水暖之家http://shuinuan.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图片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电气设备 的产品:
易博仕铝方通吊顶木纹铝方通厂家直销

易博仕铝方通吊顶木纹铝方通厂家直销

价格:7.50/米

易博仕勾搭式垂帘铝挂片吊顶天花

易博仕勾搭式垂帘铝挂片吊顶天花

价格:8.50/米

供应易博仕氟碳铝单板幕墙铝单板厂家直销

供应易博仕氟碳铝单板幕墙铝单板厂家直销

价格:198.00/平方米

供应易博仕氟碳铝单板幕墙铝单板厂家直销

供应易博仕氟碳铝单板幕墙铝单板厂家直销

价格:198.00/平方米

易博仕铝天花吊顶明架跌级铝扣板600*600厂家直销

易博仕铝天花吊顶明架跌级铝扣板600*600厂家直销

价格:38.00/平方米

供应易博仕c型铝条扣 防风铝条扣天花厂家直销

供应易博仕c型铝条扣 防风铝条扣天花厂家直销

价格:38.00/平方米

  • 水暖电气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卫浴之家 瓷砖之家 墙纸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头条 双碳之家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